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印发《常州市体育局2004年工作总结与2005年工作任务》的通知
索 引 号:01410955x/2004-00012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体发[2005]10号 发布机构:体育局
生成日期:2005-01-17 公开日期:2005-01-17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2004年常州市体育工作情况和2005年常州市体育工作任务
关于印发《常州市体育局2004年工作总结与2005年工作任务》的通知

常体发[2005]10

 

 

关于印发《常州市体育局2004年工作总结

2005年工作任务》的通知

 

各辖市、区体育局、各区教育文体局,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

现将《常州市体育局2004年工作总结与2005年工作任务》印发给你们,望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全年的中心任务,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扎实开展工作,确保全年任务的顺利完成。

                           00五年一月十七日

       

常州市体育局2004年工作总结

2005年工作任务

 

2004年,常州市体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体育局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两个率先”为动力,进一步理清体育工作思路,不断增强体育事业发展的机遇意识、全局意识、统筹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围绕建设体育强市的奋斗目标和“队伍建设有更好素质、竞技体育有更高水平、群体工作有更多亮点、体育产业有更大效益”的总要求,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宗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群众体育继续坚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兴体为民的发展宗旨,认真贯彻实施《江苏省全民健身条例》,进一步加强对全民健身的宣传,提高广大市民的体育健身意识,增强健身观念,努力营造崇尚健身、参与健身的社会氛围,努力构建政府组织、社会兴办、全民参与的社会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要求。

1、全民健身周活动再创新特色。全民健身周活动是全民集中参与的大型群体活动,是对全市群众体育的一次集中宣传,也是对全市健身新项目的一次集中展示。2004年是全国开展全民健身周活动的第十年,自1997年以来,我市已连续七年获全民健身周优秀组织奖。年初,我们立下军令状,要争创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城市“八连冠”,全民健身周以“人人健身家家乐”为主题,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全市全民健身周活动计划,市体育局周密策划、精心组织,举办了有100个家庭参加的健身家庭比赛和体育健身报告会、社区欢乐健身节、村镇健身竞赛、城市健身广场大家练、“英派斯杯”健身家庭电视大赛等十余项大型活动,100多项小型活动。健身周期间近百万人次直接参与。真正做到了社区天天有活动,城市广场天天有健身展示,村镇天天有健身比赛。各辖市、区也结合各地特点,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宣传《江苏省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知识。健身周期间,进一步加大了新闻宣传力度,中国体育报、常州日报专版介绍了常州开展全民健身周活动的情况,常州电视台录播了市体育健身家庭大赛,广泛的宣传增强了市民的健身意识。健身周活动呈现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领导重视、活动创新的崭新局面,为我市争取全民健身周优秀组织奖“八连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常州市作为省体育局综合评比最高分向国家体育总局报送表彰。

2、为民办实事项目得到落实。群众体育继续坚持活动与建设并举,以建设为重的原则,全面实施江苏省全民健身体系“八个一工程”。2004年我们积极争取把新建100个全民健身点作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系统上下克服配套资金不足等困难,多方筹资271万元,确保了100个健身点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这100个健身点包括4个国家级全民健身工程,40个省级健身点,41个市级健身点和15个各辖市、区自建点。实现了全市所有街道、社区、乡镇均建有一个以上的全民健身点,广大市民的健身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3、扎实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国家体育总局决定将2004年群体工作的主题定为“农村体育年”,并在全国推出了以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健身指导和体育科普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三下乡”活动。我市“体育三下乡”活动的启动仪式于20044月在武进横林镇举行,省体育局李一宁局长等省、市、区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向农民赠送了一批体育知识丛书和体育健身器材,为农民进行了体质测试,镇农民健身队、市武术队等还进行了健身展示和表演。各辖市、区都以不同的方式开展“三下乡”活动,使农民朋友真正从中享受到实惠,感受到温暖。武进、天宁、金坛等举行了大型的启动式,溧阳召开了市级运动会。

4、全力备战省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江苏省全民健身运动会,是“迎十运”体育系列活动的一个重要展示,也是全省群众体育、社会体育工作的一次盛大检阅。江苏省全民健身运动会自20046月至12月在全省各地展开了20项比赛。为了充分展示我市群众体育、社会体育的成果,我们全力以赴备战这次运动会,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团长的常州体育代表团,召开了备战工作会议,提出“保五争四”的参赛目标任务。我们动员所属单项协会全力参战,共组队参加了18个项目的比赛,经过周密策划、精心组织、全力拼搏,常州体育代表团获团体总分全省第四,并获得了优秀组织奖、最佳赛区、体育道德风尚奖,全面完成了任务,充分展示了常州市群众体育和社会体育的风采。

5、在全省率先将基层文化站更名为“文化体育工作站”。为适应基层体育工作要求,为乡镇(街道)体育工作搭建平台,在进行大量可行性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市体育局、文化局共同向市编委提交报告,市编委下发了《关于全市文化站统一更名为文化体育工作站》的通知,明确了文体站更名后的组织形式和工作职能。文体站的成立使我市街道、乡镇体育组织管理体制更加健全,对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全省也只有常州率先实现全市统一发文更名,这一做法得到省局的高度评价。一年来,体育总会发挥自身优势,依靠各类协会积极主动开展各项活动。支持和协助市老年体协举办了市第三届老年人运动会和市老年体协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协助市农民体协组队参加江苏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极参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清潭体育中心为活动阵地,成立全市首家群体类青少年俱乐部;成功承办了一年一度的元旦万人长跑比赛,组织参加了全省全民健身优秀项目展示活动。

二、以备战16届省运会为中心,竞技体育的实力进一步增强

竞技体育工作以备战16届省运会为中心,坚持“抓管理,促训练”原则,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体育局长会议精神,转变观念,理顺体制,加强科研,严抓训练。按照既定的目标任务和备战方案,加强体教结合和后勤保障工作,使备战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

1、调整充实,科学选材,加强备战队伍建设。贯彻“三从一大”原则和“两严”方针,加强科学选材,不断充实调整完善队伍结构。重视科研、医疗在竞技体育中的重要作用,成立市体育医疗科研所,完善训、科、医一体化的训练体系,为各运动队(项目)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医疗保障;积极做好各项目参加16届队伍的现状分析,注重解决强项不强,弱项较弱的问题,树立危机意识,直面优势项目面临的挑战;认真抓好全市竞技体育项目的整体推进,在抓好业余训练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女子手球、女子曲棍球、女子手枪项目的整体水平。运动学校和少体校成功创建国家级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运动学校在常工院的支持下开设了体育管理大专班。

2、加强管理,搞好培训,不断提高教练队伍的素质。教练员是项目建设的工程师,又是训练过程的组织者和操作者。本年度,市局把培养教练员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作为抓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上半年开展了“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大讨论,在讨论中提高了教练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全年组织15项次的53名教练员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组织的教练岗位培训学习;为加强教练员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切实加强运动员队伍的教育与管理,激发广大竞技体育工作者的备战热情,市体育局于三月底召开了全市竞技体育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会议要求训练工作要力求做到从管理教育入手,善于研究趋势,把握特点,创新方法,总结经验,不断提高队伍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促进训练效益的提高。省体育局殷宝林副局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晓霞出席会议并讲了话。

3、建章立制,市区联动,完善备战激励机制。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练员、运动员的备战积极性,我市出台了教练员运动员年度省赛奖励办法;根据省16届运动会的备战实际,制定了我市引进外省运动员的经费补贴办法,并在年初经费安排上列出专项经费,保障16届各项备战措施的落实。各辖市区也出台了一些备战新举措。金坛市成立了以市长为名誉主任,分管市长为主任的备战16届组委会,并出台了奖励政策,确立了重点项目和优势项目的备战方案;溧阳市加强了对重点项目的布局调整、检查考核和奖励评估工作;武进区委、区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备战16届的奋斗目标和职责要求,工作关系进一步理顺。

4、周密部署,实战练兵,年赛成绩稳中有升。28个项目32次的省级年度比赛中,我市运动员共获金牌93枚,总分2684.8分,金牌、总分均列全省第五位。在全国最高级别比赛中,共获14个冠军、4个亚军、10个第三名。女子曲棍球队获全国冠军杯赛第六名,全国曲棍球锦标赛第三名,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女子手球队获全国锦标赛第七名,比年初的冠军杯赛又有了进步。运动员邰普庆获武术世界锦标赛散手70公斤级金牌,继去年世界杯比赛之后,再次获得这一项目的世界冠军。运动员黄俊霞获雅典奥运会女子曲棍球比赛第四名,陈文圆获世界青少年射箭锦标赛个人冠军和团体亚军,张云录获女子团体冠军,翟一波获世界中学生乒乓球比赛男子团体冠军和男子单打第三名,孙超获世界杯竞走比赛青年组10公里项目冠军,在全国射击系列赛第二站比赛中我市运动员徐晶晶获全运会女子手枪参赛席位。我市运动员吴祥、雷丽娜在第十二届残疾人奥运会上分获男子4X100接力(并两次打破了这一项目的世界纪录)和女子乒乓球2枚金牌和1枚银牌,市政府给市体育局记集体二等功。

三、不断开拓思路,体育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巩固。

2004年,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手抓备战16届省运会,一手筹划申办17届的工作;一手抓基本建设,一手抓发展规划,努力夯实体育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1、申办17届省运会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们开展启动17届省运会的申办工作。414,市委范书记会见省体育局李一宁局长一行时提出了常州市委、市政府要创造条件全力申办江苏省17届运动会的愿望。李一宁局长充分肯定了常州的体育工作,要求常州积极抓好申办工作,以此促进常州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并表示省体育局积极支持常州申办17届省运会,从江苏省体育事业的均衡发展来考虑,省局也希望常州市能承办17届省运会。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市体育局积极着手申办的前期准备工作,制定了申办准备工作的时间进度表,成立申办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有关准备工作落实到人。

2、《常州体育志》出版发行。200473是我市体育行政部门成立50周年。这一天,我们举行了《常州体育志》首发式,前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何振梁先生为志书题写了书名。50年来,我市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人民体质普遍增强,成为全省唯一获得全国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奖八连冠的城市;竞技运动水平不断提高,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屡创佳绩,先后为有11位常州籍运动员获世界冠军;体育产业和体育场馆建设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常州体育志》的编纂历时12年,全书共计56.8万字,记录了从常州建邑到20044月常州地区的重大体育活动、体育人物,涵盖了体育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一部常州体育的百科全书,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常州40余个体育项目的兴起、发展,常州体育工作者取得的各种荣誉,还有为常州体育做出贡献的人物生平传略等,并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的图片96幅,填补了常州体育历史资料的空白。
  3、承办体育赛事开始进行市场化探索。年初体育局决定体育竞赛要走市场化道路,成立竞赛管理中心,面向社会要市场,面向竞赛要效益。成功承办了全国射击系列赛第二站(女子手枪)项目的比赛、全国重点学校射箭锦标赛、“华威世纪杯”全国女子手球锦标赛和省少儿短池游泳、射击、跳水、体操、女子手球、女子曲棍球比赛和省全民健身运动会的体育舞蹈、风筝、太极拳比赛。办赛基本实行收支平衡,节约了行政经费。

武进区承办了全国女子曲棍球冠军杯赛和四国挑战赛,中央电视台作了现场直播和部分场次的录播,扩大了影响,积累了办赛经验,为承办2005年全运会常州赛区的赛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清潭体育中心冠名权转让取得成功。从年初开始,经市政府批准,局党组根据清潭体育中心提出的初步方案,决定启动冠名权拍卖(转让)工作。在运作过程中,我们抓住了方案筹划、信息发布、舆论宣传、企业勾通等重要环节,确保当年成功转让冠名权。这是继南京之后在全省第二家由企业冠名的场馆。这对于充分开发体育无形资产,打造企业品牌,提高企业产品知名度,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市领导对市体育局转变思路办体育的开拓精神和中天钢铁有限公司具有的战略眼光给予了高度评价,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四、积极推进体育设施规划,体育事业与产业的平台进一步拓展

1、积极推进市体育中心二期工程的启动建设。目前,体育中心二期征地已基本完成,由西南建筑设计院和常州市规划设计院联合设计的,包括“一场二馆一中心”的二期规划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其它训练、比赛设施正在逐步完善之中。综合训练馆已开工建设;体育中心田径场塑胶跑道的改造工程已于628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武进曲棍球基地已投入使用并被正式批准为国家训练基地金坛市体育馆主体工程封顶。

2、积极做好全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为配合常州城市总体规划,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体育强市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从去年开始我们着手编制全市《20042020常州市市区体育设施布局规划》,这个规划目标是:体育设施的建设和布局与城市的建设同步,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成为全省率先实现体育现代化的体育强市之一,使全市的体育设施达到能承办省级综合运动会要求,全面建成具有常州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区级体育设施基本完善,各具特色,实现每个社区和乡镇有一处以上全民健身工程,满足500服务半径。目前,该方案已完成了初稿,正待组织专家审定。

3、体育产业发展取得较好业绩。为保证我市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我们继续通过开拓三大市场,盘活资产存量,加快推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增加我市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体彩销售是我市体育产业的支柱,由于受到“西安宝马事件”等负面因素的影响,跟全省各地一样,大部分电脑体育彩票终端机的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我们通过完善日常管理、加强体彩队伍规范化建设、扩大销售点、延长销售时间等措施,保持了我市体彩销售工作的相对稳定,全年完成电脑体育彩票销售额1.3亿元,即开型体育彩票销售880万元。清潭体育中心创收达250万元(含冠名费60万元)。局机关在资产运作方面较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4、认真组织开展全市体育设施普查工作。根据国家和省体育局等九个部门《关于开展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常州市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在省普查办公室的指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通过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了普查任务,省局向国家推荐为先进单位。据统计,我市共有各种体育场地4052个,其中标准体育场地2629个,非标准体育场地1423个,场地种类达40种。这次普查工作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技术要求高、数据收集时间短,又值盛夏酷署、学校放假,工作难度之大,是以往历次普查所没有的。我市广大普查人员发扬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抱着对事业负责的精神,以一丝不苟和严谨规范的工作态度,按照省普查办提出的“三不”要求,确保了统计数据的真实可信。为全市体育设施布局规划提供了依据。

五、大力加强作风建设,服务体育工作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年来,局党组一班人着眼发展,着眼全局,要求全系统抓住当前体育发展的大好机遇,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推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的转变,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服务水平。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体育宣传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为体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结合新形势,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加强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为认真贯彻江苏省体育局关于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教育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变作风,大力推进体育强市建设,年初党组研究决定, 2004年为全市体育系统“作风建设年”。要求全市体育系统干部职工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保证党的体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苦干实干的作风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我们在理顺编制体制、激活用人机制方面做了一些探索,配合市委积极做好局长助理人员的公推公选。结合干部任用适时调整充实了基层干部队伍。这些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我市体育事业的稳步快速发展,促进了干部队伍素质的明显提高。

以创建“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为抓手,切实从思想作风上加强班子自身建设。通过创建评比活动,提高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七.一”前夕,我局被评为市“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在全系统开展“树立科学发展观,体育强市建功业”主题教育活动;为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树立诚信、高效、便民的政府部门形象,全局中层以上领导参加了《行政许可法》学习培训,并通过了结业考试。

体育宣传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加强与新闻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大力宣传体育工作,制定了建设体育强市宣传工作方案,切实落实市体育局《关于加强和改进体育信息和宣传工作的意见》,在报纸、电台、电视台广泛宣传体育强市建设。积极筹划全民健身周的宣传工作,使全民健身周活动得到了全面的报道。体育局创刊的《常州体育动态》,全年出刊15期。定期向十运会网站和省体育局报送信息,全年十运会网站共用稿13篇,用图7幅,《江苏体育信息》录用11篇。《邰普庆获散手世界冠军》获《常州年鉴》优秀条目评比二等奖。健身周期间,中国体育报出常州专版。一年来常州日报四次整版报道体育消息,采用体育宣传稿件68篇。

我市的体育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813市长常务会议听取了体育工作情况汇报,1017市委范书记到体育局调研视察工作,这些都极大地鼓舞了我市广大体育工作者建设体育强市的工作热情,我们将以此为动力,围绕中心工作,以顽强拼搏、敢于进取、争创一流的体育精神,为实现体育强市目标而不懈奋斗。

    一年来,全市体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依靠自身力量谋划全市体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与形势任务的要求还不能完全相适应。上一周期的建设负债和设施功能不配套,严重制约了本周期的发展。竞技体育面临严峻的竞争态势,项目发展不平衡。机关的办事质量和工作效率还不能完全满足履行职能的要求。这些都需要我们引起足够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2005年,是全运会之年,也是申办17届省运会、备战16届省运会的关键之年。承办好十运会各项赛事,确保完成十运会参赛任务,全力申办17届省运会,全面备战16届省运会等工作是摆在全市体育部门面前的艰巨任务。在新的一年里,全市体育工作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凝心聚力、扎实备战、十运建功、申办成功”的奋斗目标,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大力推进体育强市建设。全市体育系统要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务实创新、勇攀高峰的优良传统,努力开创全市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精心筹划,加强领导,全力申办17届省运会。

申办17届省运会工作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提高常州城市整体形象,促进常州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加快体育强市建设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是常州几代体育工作者的强烈愿望。扎实做好申办17届省运会的工作,是全市体育系统应尽的责任,是我们全年的一项重要工作。申办工作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                   

1、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申办工作的领导。

17届省运会的申办工作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加快发展常州体育事业的一次极好机遇。省运会迄今为止已举办了16届,全省有6-7个城市提出要申办17届,其中南京、无锡等市准备第三次申办。我市申办工作的形势十分严峻,申办城市的竞争已趋激烈,无锡市投资12亿的体育中心已基本建成,扬州、徐州、淮安等市体育中心建设也已陆续开工,而我市的体育中心二期建设方案还需完善,筹建班子、运作模式、经费来源都还没有确定。面对申办工作严峻的形势,全市体育系统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首先是要成立常州市申办17届省运会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申办工作的领导,并具体研究部署我市的申办工作。其次是要抽调人员组建专门工作班子,负责申办的各项筹备工作。我们要以申办第17届省运会为契机,努力工作,提高水平,精心组织,制定周密的申办工作计划,确保申办成功。

2、坚持高标准高效率,确保各项申办工作落到实处。

按照省运会申办工作的要求,申办工作除了要加快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还要认真做好申办材料的准备,重点要抓好申办报告的撰写和申办宣传画册、宣传电视片的制作。要组织力量,精心撰写申办报告,申办报告要明确常州申办工作的指导思想、办赛思路,全面反映常州体育、城市建设、道路交通、旅游事业、气象条件、人文历史、社会事业、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成就。这个报告要充分展示常州城市发展的整体形象以及承办省运会的决心和能力。要精心策划制作申办画册和电视宣传片。这是申办工作的主要宣传手段,制作工作要力求以图片和电视画面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确保制成精品。以上三项工作要在一季度完成初稿,二季度完成审核定稿。在此基础上按时向省体育局上报申办的文件和相关资料。

3、加强舆论宣传,努力为申办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决定申办的最后程序是票决制。为此,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形式宣传常州的申办工作。要充分发挥全市各方面的力量,做实做细各项宣传沟通工作。首先要在全市进行申办工作的宣传,宣传常州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成就和申办工作的重大意义,努力让全市人民支持申办工作,在全市营造浓厚的氛围。其次是要加强与省体育局及兄弟城市体育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赢得更多的支持。系统上下要人人行动,当好使者,为申办工作献计出力。第三是认真搞好全市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特别是市体育中心的建设方案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进行宣传。用社会事业的发展蓝图鼓舞士气,催人奋进。同时也争取通过申办工作推进体育中心建设。

二、科学组织,积极备战,圆满完成十届全运会的参赛和办赛任务。

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0510月在江苏举行,常州承担4项次的办赛和3个项目的训练任务,要按照省政府提出的“环境优美、设施优良、服务优质、成绩优异”的总体目标,科学组织,积极备战,力争运动成绩和办赛水平双丰收。

1、高标准完成十运会的各项办赛任务。

成立十运会常州赛区组委会和常州3个项目的竞委会,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密切协作,扎实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各项筹备工作。要按照承办综合性重大比赛的要求,做好后勤接待、竞赛组织、场馆准备等工作方案,将任务落实到各部门,落实到每个责任人。根据十运会筹委会场馆建设部对我市体育馆部分设施的整改要求,积极抓紧做好清潭体育馆电子计分牌、记录台的改造和手球热身馆的调整,确保上半年完成。同时,进一步做好对市体育馆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努力为十运会创造优美的办赛环境。认真做好武进曲棍球场馆的功能完善工作,满足比赛要求。金坛市体育馆要抓紧建设,确保按时投入使用。根据承办十运会比赛的后勤接待工作要求,做好住地选择、车辆安排和志愿者组织等各项工作。竞赛组织工作要严格按照要求,做到周到细致,确保各项竞赛的顺利进行。

2、扎实做好备战参赛工作。

去年11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迎战十运会动员大会,会议要求全省上下紧急动员起来,振奋精神,明确任务,落实措施,狠抓训练,咬定目标,背水一战,不辱使用,为省争光。常州办了省女子手球、女子手枪,武进承办了女子曲棍球项目。十运会常州的任务是:争取一枚奖牌,36分。要围绕目标任务,科学制订备战计划,通过狠抓训练提高实力,提高成功率。女子曲棍球在2004年夺得第三名的基础上,要再接再厉,争取在十运会上取得更好的名次。女子手球主要是通过实战练兵,缩小与强队的差距,保五争四。进一步加强管理,为各项目配备好领导班子,加强对运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培养过硬的作风。根据各项目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增强实战对抗训练,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运动队的比赛锻炼,不断提高运动水平。要做好各项后勤保障工作,在经费保证、吃住行和运动员出路等方面做大量细致的工作,满足备战训练的需要。要进一步充实调整参赛队伍,提高整体实力,努力完成十运会的参赛任务。

3、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办赛氛围。

十运会的宣传工作从年初开始就要抓得很紧,制订周密的计划。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大张旗鼓地宣传十运会,动员各行各业和全市人民关心、支持、参与十运会,努力营造“人人都是东道主,我为十运作贡献”的浓厚氛围。要着重宣传承办十运会比赛的重大意义,形成共识,增强全市人民的东道主意识;要宣传“创四优”和“进前三”的承办目标,动员广大群众,形成人人都为十运会作贡献的社会氛围;要宣传各项筹备工作的进展情况,尤其是场馆建设、市场开发等关键工作的进展情况,吸引各界力量参与,推动建立市场运作的办赛新机制;要宣传我市体育健儿参赛备战工作,宣传优秀体育人才,增强人民群众对参赛胜利的信心,促进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宣传体育精神,宣传以人为本和提高健康素质等现代理念,推动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引导体育消费,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巩固成果,着眼基层,群众体育要再添新亮点。

群众体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活动和建设并举、以建设为重的方针,突出“三个重点”,抓住“三个身边”,全面实施全民健身“八个一工程”,进一步巩固我市群众体育发展的成果,使群众体育出现更多的亮点。

1、全面推进全民健身“八个一工程”建设。使“八个一工程”建设列入各级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的工作目标,扎实推进,提升档次,在此基础上开展考核评估奖励工作。继续抓好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多渠道筹集资金,实施部分健身工程()的“整新计划”,努力完善市民健身活动的场地设施条件。

2、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常州市第五届全民健身节,结合全民健身周活动,广泛开展市民乐于参加、富有特色的健身活动,大力宣传全民健身计划、《江苏省全民健身条例》,动员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健身的行列中来。按照省体育局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体育进社区、体育下乡镇活动,搞好“亿万农民和亿万老年人”健身活动,使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活动更加深入人心。

3、积极开展全国国民体质测试工作。根据省局统一安排和下达给我市的指标任务,配置相应的测试器材,加强人员培训,按照科学准确的原则,提高测试指标、样本、选点及方法的准确性,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为我市群众体育提供有效数据。进一步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继续探索建设与管理的新形式,推行以项目分类组织培训的模式,全年培训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

4、以我省承办十运会为契机,全面提升我市群众体育在全省的影响。按照省局提出的在十运会期间要使群众体育成为新亮点的要求,做好“迎十运”火炬传递、城市全民健身成就展示等一系列活动,打造群众体育新品牌,展示城市景观体育,争取获得十运会全国群众体育先进表彰。体育总会要进一步重视全市的社会体育工作,搞好协会换届,积极参与大型展示、表演和竞赛活动,为常州群众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5、加强全市文化体育工作站的规范化建设。制定《常州市文化体育工作站评估奖励办法》,以此推进全市基层体育工作的规范建设,增强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后劲。加强健身气功站点注册管理工作,按要求做好健身气功新功法的推广,力争做到每个辖市区建有一个健身气功活动站点,年内要召开全市健身气功“新功法”建设工作联席会议,促进全市健身气功积极稳妥地发展。

四、扎实备战,逼近目标,竞技体育要力求新突破。

2005年是全面备战16届省运会的第三年,从2004年的省级年度比赛来看,要完成16届省运会“保五争四”的目标任务,形势十分严峻。为此,2005年备战工作要围绕“增强实力,逼近目标,全神贯注、提高效益”的思路,扎扎实实抓备战。重点要抓好八项工作:

一要进一步调整充实参赛运动员队伍。要认真研究16届省运会各项规程,按照省业余训练工作会议精神,调整补充16届省运会参赛队伍。根据我市的备战需要做好优秀运动员的引进工作,增强参赛队伍的竞争实力。同时要根据省局新的思路和要求做好运动员的注册工作和16届参赛队伍的资格认定工作,力争有足够的力量储备。

二要抓好运动员队伍的科学训练。加强训练与体育科研的紧密结合,体育医科所要进一步主动加强与各运动队的联系,积极参与训练计划的制定,对重点运动队、重点运动员实行科研跟踪。教练员也要进一步增强科研意识,主动加强配合,努力实现训、医、科一体化,不断提高运动水平。

三要加强省队市办项目的青少年组别的队伍建设。组好队伍,提高水平,力争成为16届省运会上强有力的增长点。同时,要抓好市队辖市、区、学校办项目的训练,加强指导,形成优势。

四要加强对备战训练工作的科学管理。备战工作要进一步明确重点、确保重点、攻关重点。各训练单位要成立金牌攻关组,制定夺金方案;要进一步加强运动员队伍的管理和训练质量的监督机制,上半年要为各项目配备领队,实行领队月会制,领队要加强对运动员队伍的管理和训练过程的监督;完善教练员的考核考评工作,从加强运动员的招生质量、训练规模、梯队衔接以及阶段训练指标和年度竞赛成绩指标的考核等方面来进一步完善有关教练员聘用实施意见。教练员队伍管理要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高能低;采取观摩训练公开课、请高水平专业人员来常讲课等多种形式,促进教练员业务水平的提高。

五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要尽最大可能保证各项备战经费落实到位,要为各项目提供信息服务,进一步完善全市基层教练员输送运动员的有关奖励办法。积极争取出台新的优秀运动员安置办法。直属训练单位要注重抓好运动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教学工作,争取德、智、体全面发展。

六要抓好省级年度比赛。力争通过比赛达到进一步锻炼队伍、提高成绩的目的,运动成绩要按照“逼近目标”的要求,比去年有较大突破。

七要抓好体教结合工作。通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各级体育传统学校的创建,进一步完善学校训练网点的布局,促进单项训练基层网点的建设。

八要围绕备战工作出台相关政策。争取在年内出台16届省运会奖励政策,制订运动器材集中采购办法。调整市级竞赛的有关办法,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使体育竞赛工作更好地为我市的业余训练工作服务。今年,将出台一些基础大项的竞赛办法,出台2007年市运会的总规程以及部分大项的竞赛规程。

五、立足全局,谋划长远,认真抓好体育发展规划和设施建设。

1、争取启动体育中心建设。体育中心建设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满足大型赛事活动和申办17届省运会的迫切需要。市委市政府已经把体育中心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我们要积极加以推进。目前,二期工程征地已基本完成,规划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要尽可能争取启动拆迁工作,尽早确定建设方案和运作模式,进一步深化完善体育中心规划,加强与市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争取尽早立项并开工建设。

2、完善训练设施。2005年完成市体育中心综合训练馆工程,确定市健身路游泳馆的改造方案并开工建设,争取市体育馆屋顶钢架结构的加固和中钢体育中心配套场馆的建设。完成全市体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的审定工作。

3、寻求体育产业的更大发展。体育产业发展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抓好体育彩票的销售工作。抓住我省举办十运会的有利时机,广泛宣传,进一步规范各销售点的行为,力争全年实现销售1.6亿的目标。二是培育发展竞赛市场。做好我市承办十运会比赛的资源开发工作,利用、开发十运会比赛的一切资源,为办赛筹集资金。同时,积极开拓竞赛市场,组织市民乐于接受、观赏性强的体育比赛项目,丰富市民生活,搞活竞赛市场,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经济处要在抓好直属单位创收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创收渠道,加强对现有资源的管理,争取更好的效益。三是进一步加强体育场馆的开放和创收工作。中钢体育中心要着眼两个效益,在进一步扩大向市民开放的基础上,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自我生存、自我发展、做强做大的能力,努力实现创收指标三年翻番的目标。市体育中心要按照开放经营的思路,壮大体育产业。

4、搞好常州体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把这一阶段的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好、引导好、组织好,不仅关系到我市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势头能否得到巩固,也关系到常州体育的综合实力能否得到进一步提升,意义十分重大。

要进一步明确编制“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紧紧抓住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围绕体育强市建设的发展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理念,促进全市体育事业协调全面发展。编制“十一五”规划要抓好五个关键环节,一是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定位;二是突出常州特色,构筑竞争优势;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动力;四是优化整体布局,合理配置资源;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职能。

编制常州体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要认真做好“十五”规划执行情况的总结分析,要在认真总结“十五”规划的实施成果、矛盾困难的基础上,承上启下,扬长避短,继往开来,在确保体育强市建设上下功夫。要深入细致地做好调研工作,确定并做好我市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编制体制等子规划的编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上半年,相关职能部门要完成各项子规划的编制,10月份以前要完成全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要通过“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进一步凝聚人心,动员和鼓舞全市体育工作者的斗志,向全市各级体育部门传达中长期常州体育发展的目标,更好地指导全市体育工作。

六、深化改革,激活机制,增强体育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2005年是常州体育实施三年发展规划的第二年,是备战16届省运会的第三年,也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体育事业发展要做的工作还很多,面临的任务还很重,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体育发展的内在动力。重点要实现五个增强:一要增强用人机制的竞争力。以转变观念为前提,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创新机制为保障,以竞技体育人才、体育科技人才、体育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搞好人才规划,牢牢把握好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全方位、多层次、整体性地推进体育人才队伍建设。要创新选人用人方式,积极推行公开选拔、考试录用、竞争上岗、民主推荐等制度,选拔高层次人才。鼓励事业单位根据竞技体育人才、体育科技人才和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不同特点,大力实施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全员聘用、人事代理等制度。人事部门要搞好调研,理思路、拿办法,争取有所动作,有所突破。二要增强金牌战略的实力。根据做大做强大项、激活弱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业余训练重点项目的领导,制定有利于项目发展的特殊政策,努力以组织保障、政策扶持、人才优势推进16届省运会重点项目的发展壮大。同时,对小项、弱项要进一步细化工作,落实指标。竞技体育要克服侥幸心理、盲目自信和碌碌无为的思想,在系统思维、全局谋划、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上下功夫,形成实干兴体,实力取胜的共识,扎扎实实抓备战,卓有成效建功业。三要增强产业开发的活力。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换,拓宽筹资渠道,增强发展后劲。要树立“体育经济”、“赛事经济”、“健康经济”的观念,认真学习经营体育、经营赛事的本领,把发展体育产业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做大体育健身市场,做强体育竞技市场,做活体育娱乐市场,积极引导体育消费,加快体育经济的发展。产业发展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力争实现新突破。2005年,要在全系统开展增收节支活动,发扬勤俭办事业的传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有限的资金管好用好。这项工作要列入年度考核,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四要增强体育工作的影响力。要通过承办全国十运会和申办17届省运会,大张旗鼓地搞好体育宣传。要办好《常州体育动态》,搞好政务通讯和调研工作。组织好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运动队的创建工作。做好重点工作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工作。与此同时,推进体育设施的建设,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这都是扩大体育工作影响力的重要方面。五要增强系统上下的凝聚力。凝心聚力谋发展,体育强市建功业,这是全市上下形成的共识。我们要围绕全年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价值观“三观”教育和“人人当好东道主,我为十运作贡献”等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全市体育系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心齐风正,不辱使命,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促进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