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常州市体育局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主要任务
索 引 号:01410955x/2007-00022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体育局
生成日期:2007-12-31 公开日期:2007-12-31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常州市体育局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主要任务
常州市体育局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主要任务

常州市体育局2007年工作总结

2008年主要任务

 

一、2007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07年,我市体育工作以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承办好十七届省运会为契机,坚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着力提高我市竞技体育水平,努力做好17届省运会办赛和备战工作、积极推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系统上下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抓细节,求实效,圆满完成年度各项工作

1、夯实竞技体育基础,备战工作扎实有效

年初,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王伟成市长为主任的十七届省运会常州市筹备委员会,王市长对筹备和参赛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参赛要完成参赛成要完成进前三的目标任务。市体育局和各训练单位注重抓队伍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营造了良好的备战氛围。针对各单位、各项目的具体情况,制订落实具体实施方案、计划,落实经费,各项目科研人员分工跟踪,加强医务监督,保证重点队员的营养补给。做好信息及联络工作,及时了解各地备战情况。加大经费投入,合理安排备战省运专项经费,配置了部分急需训练器材,为训练上规模、上等级奠定了物质基础。加强与兄弟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双赢。

强化管理,健全训练竞赛奖励激励制度,狠抓基础性工作,规范教练员训练计划,规范教练员岗位职责,总结推广创建国家级和省级高水平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经验,提高训练竞赛综合实力。全年分别有1所学校被认定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有4个项目被评定为省单项训练基地,女子手球和女子曲棍球基地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出台引进优秀运动员实施办法、市队区办、校办责任人津贴发放实施办法等激励政策,为我市备战省运会提供了制度保障,调动了训练管理干部、教练员、运动员、训练参赛单位的备战积极性。

各训练单位把组队工作作为年度的重要工作来抓,总组队率已完成80%以上。年度比赛发挥稳定,共组队参加了24个大项305个小项的省年度比赛,共获金牌80枚,银牌73枚,铜牌76枚,总分2172分,金牌、奖牌和总分均列全省第四。年赛成绩稳定发挥为我市竞技体育摸清对手实力、锻炼备战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省队市办项目女子曲棍球队和女子手球队分获全国第六届城运会第三和第四名;今年111日,江苏女子手球队获好运北京邀请赛冠军,实现了参赛成绩新的突破。1225,依托市少体校,中国王晓红游泳学校揭牌成立;常州籍运动员陆春龙获蹦床世界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成为我市第十四个世界冠军,羽毛球运动员卢兰参加世界超级系列赛成绩稳定,获得丹麦公开赛冠军,孙超获世界锦标赛男子竞走第七名。

2、提高市民健康素质,着力推进群众体育生活化、社会化进程

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加快推进健身场地、健身活动、健身组织向基层覆盖延伸,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

贯彻落实省体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全民健身月活动。今年的健身月活动得到了市政府、各辖市区和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超过100万人积极参加健身活动,走进了健身场所。我市有望连续十一年获“全国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奖”,武进、溧阳、新北三市(区)获省全民健身月优秀组织奖。

积极推进“千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明确实施办法及维护管理要求,加大奖励力度,对金坛市、溧阳市、武进区实现“满堂红”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其他城区建设村级体育健身设施的每一个点补助5000元。加快建设农村公共体育设施,逐步缩小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差距。武进区投入近2000万元,改造提高了91个村级体育健身场所。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健身点1199个,社会体育指导员5168人。提前两个月完成市政府下达的295个全民健身点建设任务,顺利实现“村村有体育设施”目标,基本做到农民健身不出村。实施县级公共体育设施“新四个一工程”,金坛、武进被省体育局评为全省首批体育强市(区)。溧阳市加大教体结合力度,在全省率先实现学校体育设施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

打造群众体育活动品牌。丰富“假日体育”内涵,推进群众体育生活化,开展“双休日乡镇(街道)体育生活圈”试点活动,组队参加环太湖体育圈健身大会和“沿江体育带”运动会。626,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体育报等十余家中央媒体和新华日报、江苏卫视等省级媒体来常对我市群众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连续报道。

积极组队参加省全民健身运动会。我市组队参加了16个比赛项目,并承办了钓鱼、太极拳、体育舞蹈和门球4个比赛项目。市体总充分调动和挖掘社会体育组织的积极性,采取“项目精选、承办分担、社团主打”的参赛和办赛原则,为团体总分取得全省第三名,实现参赛成绩新突破奠定了基础。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做好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的选拔工作。

3、抓质量上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坚持着眼民生、以人为本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各地加快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民小区)四级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网络,方便群众健身,提高体育服务能力。  

体育中心建设进展顺利,通过规范制度、严格程序、强化管理、狠抓落实,使工程的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和文明施工控制均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目前,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在内的主体结构已经全部封顶,正在进行室内外墙面施工,总工程量超过60%,预计今年8月将全面竣工。承办和备战17届省运会配套工程,体育中心网球馆,运动学校重竞技馆、生活服务大楼,少体校综合训练大楼,北郊中学棒垒球场,新华村飞碟靶场已动工兴建,今年上半年将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落实七部门《意见》精神,加大对新建小区体育设施建设的验收力度。金坛市游泳馆于11月份动工建设;武进区新体育馆主体完工,新体育场年底前看台主体完工,全民健身中心可望年底前开工建设;溧阳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完成立项,预计08年春节后动工建设。

中天钢铁体育中心今年承办了全国青少年散打锦标赛,全国乒乓球超级联赛江苏丽华快餐队主场比赛,海政歌舞团、东方歌舞团文艺演出,江苏省奥运会倒计时400天纪念活动暨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等重大活动。创新工作思路,采取接演出和办演出两套人员参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全年完成创收340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体彩中心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明确分工与责任;加强对80个专营店的形象包装,在积极宣传的同时,加强对公益事业的支持,全年总销售额达3.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40%,销量居全省第四位。武进全年完成销售额超过1亿元,成为全省四家年销售总额超亿元的市(区)之一。

4、办好重大体育比赛和活动,为承办省运会打好基础

我市将承办2010年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为了提高承办比赛和大型活动的能力和水平,及时发现承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省体育局和市政府的关心重视下,今年以来,我市成功承办了迎奥运倒计时400天纪念活动暨2007年江苏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2007年“金龙鱼”牵手迎奥运万人健步走(常州站)活动、全省体育科技工作会议、全省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培训班、全国重点学校(地区)乒乓球教练员培训班、全省市县体育考核研讨会、全省业余训练工作座谈会等一系列重要活动。金坛市成功承办了省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联赛开幕式。

今年,我市还成功承办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全国少年乒乓球总决赛,全省少儿体操比赛、全省少儿跳水比赛,常州、金坛、武进和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成功承办近二十场乒乓球超级联赛,金坛市承办全国女足超级联赛、溧阳市承办全国舞狮大赛、武进区承办旅游节全国龙舟大赛、全国大力士精英赛。承办以上比赛积累了办赛经验,锻炼了办赛队伍,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17届省运会办赛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各项竞赛组织工作秩序井然,无责任事故,无投诉意见,展示了我市大型体育赛事和大型体育活动的组织水平。

(二)创新发展思路,体育工作呈现全方位发展格局

改革创新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源泉。今年以来,全市体育工作以创新为动力,积极主动对08年奥运会和2010年省运会之前常州体育工作做出战略性思考和研究,不断探索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推动体育社会化、市场化进程,向改革要效益,以创新求发展,切实增强体育事业发展的后劲与活力。主动做好体育事业体制机制优化的准备工作,使我们的体育事业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融入常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体制和机制。

1、成功申办中国羽毛球大师赛,努力繁荣体育竞赛市场。为了充分发挥体育场馆效能,打造城市品牌赛事,提高城市知名度。经过多方努力,我市成功取得20082012年中国羽毛球大师赛的承办权。常州能够取得五年大师赛的承办权标志着城市综合实力和体育发展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于提升常州城市形象,丰富市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普及全民健身运动都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1026,由中国羽协和常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大师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成立体育产业公司,整合产业发展资源。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发展体育产业是我市丰富市民文化体育生活,推进“五大建设”,构建“和谐常州”的重要内容。同时,体育产业的发展程度也是建设和谐常州的重要标志。

在前期进行大量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市体育部门为了充分整合体育场馆、健身设施、健身机构等产业资源,提出组建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申请并得到市政府的批准。成立公司从事场馆的管理和运行将会大大减少管理成本,提高场馆使用效益。这也是发达国家和国内体育产业开发先进城市管理体育产业的必由之路。省运会为全省竞技体育提供了一个舞台,也为体育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舞台。产业公司成立为赛事的组织推广走向市场化、规范化、科学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发展群众体育,推进和谐常州建设提供有益的平台。

3、出台教体结合文件,盘活体育教育资源。出台加强体教结合全面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要抓好体育特色学校和体育班建设,2007-2008年首先在全市建立150所以上特色学校,形成分布科学、衔接有序、渠道畅通、特色明显的体育人才培养网络;重视抓好市及辖市区少体校、市运动学校和市队校办运动队伍的建设。教体结合文件出台对于我市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推进素质教育,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加快教育强市、体育强市建设步伐都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七部门出台《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意见》,加强体育部门监管力度。市建设、规划、房管、园林、国土、民政、体育七部门就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提出具体实施意见。《意见》明确了要以城乡社区为重点,建设就近方便、灵活多样、安全适用、管理规范的城乡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到2010年,市区要建有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体育中心和全民健身中心,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2.0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意见的出台为市体育部门加强对小区、公园、绿地体育设施建设的监管力度,不断增加市民体育活动用地,提高市民健康水平提供了政策依据。

 5、募集体育发展基金,吸纳社会力量发展体育。下半年,经市政府批准,同意我市成立体育发展基金会。目前,基金募集已近400万元。发展基金主要用于组织体育竞赛和文体义演活动,资助伤残运动员,奖励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工作者,为优秀运动员提供在役奖学金和退役助学金等,资助与完善我省体育场馆设施,资助业余训练和儿童、青少年、伤残人体育活动等。体育发展基金会的成立,为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抓作风,促规范,着力提高体育工作的服务水平

开展主题教育,打牢思想基础。积极引导体育系统全体同志,深刻认识常州体育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深刻认识备战17届省运会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营造氛围,促进团结,激励斗志,鼓舞干劲。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意识。认真组织学习局有关文件,领会精神,明确要求,牢固树立依法办事的意识,养成严格按规矩处理问题的习惯,逐步形成规范有序的工作氛围,逐步形成了按规章办事、用制度管人、按程序处理各种事务、以岗定责、绩效考核、严格奖惩和工作秩序。

开展遵章守纪教育,提升组织纪律观念。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各项工作程序,提高干部职工办事讲制度、讲规范、讲程序的意识。全年出台了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物品采购制度、财务审计制度、人事管理审批程序等规范性文件。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组织召开机关全体及基层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参加十七大学习报告会。要求全市广大体育工作者紧紧围绕“推进五大建设,构建和谐常州”,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加强内部监督,推进廉政建设。组织召开如何当好中层干部、廉政建设教育报告会和预防职务犯罪知识讲座等。

总结2007年的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省体育局的关心指导是推动我市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一年来,市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给全市体育工作者巨大鞭策与鼓舞,增强了信心激发了干劲,推动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二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体育工作全局是推动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两手抓”工作方针,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努力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体育场馆与体育产业以及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以创新谋求进步,以创新推动发展,是实现体育工作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要牢固树立经营体育理念,加大内部改革力度,向改革要效益,以创新求发展。四是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是推动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体育工作要坚持思想领先,把队伍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党性教育,切实筑牢队伍建设的思想基础。坚持素质优先,把队伍建设与当前体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大兴求真务实、调查研究、改革创新之风,开阔思路,开阔胸襟,不断提高体育服务能力。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眼高手底,对备战工作的困难准备不足,对面临的挑战和备战的艰巨性认识不足,有的教练还不能沉下心来围绕金牌抓训练;二是办事程序性规范性意识虽有所提高,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三是创新体育发展思路,加强对全市体育发展的战略性研究不足,体育宏观规划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二、2008年主要任务及思路

2008年是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年,是市奥体中心建成竣工之年,是备战十七届省运会的强基之年。市体育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体育事业发展全局,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全省人民健康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备战十七届省运会为首要任务,按照“抓队伍、强基础、增后劲、上台阶”的工作思路,推动群众体育覆盖延伸,加强竞技体育备战攻关,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又好又快地推进体育强市建设,为“推进五大建设,建设和谐常州”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加快构建全民健身体系

2008年是北京奥运会举办年,也是群众体育工作借势发展、大有作为的一年。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和举办,全市人民关注奥运、参与健身的热情将进一步高涨,为推动群众体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抓住机遇,全力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使群众体育为北京奥运会增光添彩,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是2008年群体工作的主题。群众体育工作要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使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更加贴近群众,形式和内容更具普及性和参与性,注重发挥体育健身对改善大众生活方式的作用,通过引导群众健身在全社会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迎接、举办奥运会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实施《百万市民“人人运动、健身和谐”行动计划》。围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大力营造全民健身喜迎北京奥运会和第17届省运会的浓厚氛围。办好市第六届全民健身节和2008年全国全民健身月两项活动。健身节活动注重培育挖掘各地各单位有水平、有 组织、有规模的活动亮点。健身月活动要围绕“奥运会倒计时100天”、省运会倒计时800天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有规模、有创意、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

积极培育我市群众体育品牌基地和品牌活动,启动“三大体育健身圈”建设。一是都市生态体育健身圈。利用我市创建绿色生态城市有利时机,积极参与园林局新建改建“九公园三绿地”工程。二是常州沿江体育健身圈建设。以新北区原有的沿江体育带为依托,做精做优新华村、薛家健身广场,并向周边乡镇辐射。三是新农村体育健身示范圈。以武进现有的村级体育设施为依托,重点围绕横林、雪堰、洛阳等经济基础比较好的乡镇,重点扶植,以点带面,逐步形成规模。

巩固“千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成果。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健身知识讲座等体育下乡活动,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加强对基层文化体育工作站的考核。根据基层体育工作实际和区域差异,依照市、县、乡镇三级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全市体育事业协调发展。加强对老年人群体育健身的指导,鼓励培养更多的老年体育活动自发性组织积极开展活动;不断提高成年人体育健身的意识和热情。精心组织参加年度省全民健身运动会的参赛和办赛工作。精心做好北京奥运会江苏境内火炬手的选拔组织和参与工作。

(二)以强化金牌攻关为重点,全力备战十七届省运会

紧紧围绕17届省运会目标任务,按照实施“金牌工程”、“人才工程”的指导思想,进一步优化项目结构,调整项目布局,加强备战攻关,提高竞技实力。务必清醒认识备战省运会的严峻形势,全面紧张动员起来,按照市冬训动员大会要求,认认真真抓好每一项工作的落实。不断深化对项目规律和制胜规律的研究和把握,仔细查找备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想方设法尽快予以解决,推进备战工作全面高效开展。

力争北京奥运会入选运动员人数超历史;力争省年赛成绩有新起色。实施“金牌教练工程”,通过政策引导、人才引进、教育培训、竞争上岗,优化教练员队伍结构,切实提高教练员创新能力和执教水平。以教练员、运动员素质提高和能力建设为核心。全面贯彻教体结合《意见》,实施教体结合十大工程。加强国家级后备人才基地和省级高水平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加大业余训练力度,推动后备人才培养取得新突破。高质量全面完成省运会参赛队伍的组建工作。逐队、逐项、逐人地细排重点项目、重点运动员,年内确定省运会参赛主力阵容,实行重点攻关、重点保障。以训练为中心、科研为支撑、医疗服务为保障、科学管理为手段,大力推进训科医一体化。加强与市有关部门合作,精心组织好市第十三届运动会。检验体育中心运行效果,提高办赛水平,为承办省运会打好基础加强裁判员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业务精、能力强、在全省各项目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裁判员队伍。

(三)以成立产业公司为抓手,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发展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第17届省运会为我市造就了一个空前广阔的体育市场,为体育产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契机。成立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实现我市体育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体育产业部门和产业公司要秉承“高水平定位,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品牌化经营”的理念,为我市体育产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进一步加强市场调研,加大管理和执法力度。尽快研究制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目标,研究制定对各种体育经营项目管理的措施和办法,逐步将各类体育经营活动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通过承办大师赛、成立产业公司、整合场馆经营方式等途径,创新经营思路,努力学会经营体育、经营赛事的本领,整合体育产业优势,培养体育产业开发人才,突破创收单一模式。加快推进场馆内部改革,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体育彩票销售服务,扩大站点布局,加强宣传培训,强化站点管理,力争总量销售突破4亿元,加大对体彩销售薄弱市区的帮扶指导力度。

(四)以承办大师赛为突破口,精心打造常州品牌赛事

打造赛事品牌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培养赛事组织和管理人才,提升城市形象和扩大城市知名度。积极主动申办一些影响大、效益好、上座率市的国内外重大赛事,提高国际国内重要媒体对常州的关注程度,利用赛事激发全市人民建设现代化新常州的信心和热情,不断满足全市人民欣赏品牌赛事,零距离接触品牌赛事的精神需求。

承办中国羽毛球大师赛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司经营”的办赛方式,发挥政府组织、协调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二是充分挖掘大师赛无形资产,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发挥重大国际比赛的品牌效益,精心打造常州城市名片;三是通过承办高水平国际比赛锻炼培养一支懂经营、会管理和体育经纪人队伍。

发挥场馆资源和管理人才优势,加快培育竞赛市场,着力打造和申办世界杯跳水赛、世界杯乒乓球赛、NBA季前赛等一些知名度高、影响力大、有一定上座率的传统赛事、品牌赛事。积极探索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联合举办大型赛事,探索承办竞赛打包转让办法。

会同市有关部门,全力推进17届省运会办赛筹备工作。一是健全常州筹委会工作部门,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二是排出自省运会倒计时800天开始的工作时间表,明确阶段性任务和责任部门、责任人;三是确定开幕式和闭幕式总体方案;四是征集并确定省运会主题口号、会徽、吉祥物、会歌等,下半年开通省运会官方网站。

(五)以体育中心建成为起点,积极改善体育发展条件

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和大师赛程安排,今年8月份将高水平完成体育中心建设;完成运动学校生活服务大楼、重竞技馆,奥体中心网球馆,少体校综合训练馆,北郊中学棒垒球场,新华村飞碟靶场等备战和承办17省运会场馆建设。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捐助、群众参与,形成多元筹资方式,加大公共体育设施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县级体育设施建设标准,积极实施“新四个一”工程,进一步加快溧阳、武进等县级体育中心和重点扶持乡镇街道文体活动中心建设。切实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贯彻落实七部门《意见》精神,加强体育部门监管力度,重点监督检查小区、园林、绿地等建设过程中的体育设施配套建设情况。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快建设村级农民健身工程。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及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促进公共体育设施资源的共享利用。

(六)以机关作风建设为保障,营造体育发展良好环境

继续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规范和程序的监督检查,使体育系统制度化建设逐步走向正轨。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凝聚人心作用。积极争取各级领导支持,提高各级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向上争取能力。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的用人、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的内部改革,加强对差额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运作机制、人员聘用、工资分配等进行改革。

同志们,2008年,机遇难得,任务繁重,使命光荣。全市体育系统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自觉坚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大力弘扬奥运精神,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顽强拼搏的工作态度,积极投身到体育强市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努力开创全市体育工作新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