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市司法局关于印发《2022年常州司法行政服务为民十件实事》的通知
索 引 号:014109613/2022-00008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司发〔2022〕9号 发布机构:市司法局
生成日期:2022-02-17 公开日期:2022-02-23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市司法局关于印发《2022年常州司法行政服务为民十件实事》的通知
市司法局关于印发《2022年常州司法行政服务为民十件实事》的通知

各辖市、区司法局,常州经开区司法局,市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

    《2022年常州司法行政服务为民十件实事》经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制定任务清单,明确时序进度,细化措施举措,确保十件实事有序推进并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常州市司法局

2022年2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2年常州司法行政服务为民十件实事

   

    1. 法援泽民。打造集时代特征、常州特色、法治底蕴、人文情怀于一体的法律援助主题公园,通过雕塑、雕刻、铁艺、场景等方式,全面宣传《法律援助法》等法律援助相关知识;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活动,法律援助案件数量稳定在常住人口的万分之十以上;全市新增建设法律援助工作站点35个,提高我市法律援助服务网络覆盖,工作站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到较高水平,满足基层群众法律服务需求。

    2. 鉴定帮民。推进司法鉴定机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司法鉴定机构布局,本着做优做强的理念,发展规模化、综合型的司法鉴定中心。指导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业务扩项,将法医病理、法医物证、电子数据等鉴定项目纳入发展范围,通过加大投入、引进人才、规范发展等举措,提高技术能力和执业水平,解决当前群众亟需的鉴定需求。加大司法鉴定投诉处理工作力度,严肃查办违法违规鉴定情形,切实提升司法鉴定质量水平。

    3. 律师助民。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深入推进“律师进网格”工作,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注重律师行业党建引领作用,评选10个党建示范点公益法律服务品牌,发挥公益法律服务品牌帮助群众的示范效应。推进“法治体检四进四送”活动,继续深入开展“产业链+法律服务”、“万所联万会”等专项活动,深化劳动监督法律评估专项行动,组织律师走访企业、举办法治宣讲、开展法治体检等活动,走访企业1000家,提供法治体检500场次,服务企业并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举办第四届法治环境说明会,开展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讲座,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服务保障“532”发展战略。

    4. 仲裁便民。推进溧阳、金坛办事处工作,以仲裁员换届为契机,充实一批金坛、溧阳地区的仲裁员,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推动办事处规范化建设与发展。多渠道、全方位宣传仲裁制度,积极在建筑工程、金融、房地产、股权转让、知识产权等领域推广仲裁,扩大金坛、溧阳地区的仲裁覆盖面和影响力,更好地服务辖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落实“调解优先、调裁结合”方针,不断完善金融纠纷仲调衔接机制。加强与各金融机构、行业组织的联系沟通,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仲裁调解途径解决金融纠纷,畅通金融消费者权利救济渠道,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年内化解金融纠纷1000件以上。

    5. 调解和民。强化排查预警,组织村、镇、县(区)每周、半月、月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筑牢矛盾纠纷第一道防线。夯实人民调解基层基础,全市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覆盖率达到100%,规范化率达到90%以上,通过群众选推,全市命名20家规范化优秀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强化物业和家事调解组织建设,全市镇、街道物业、家事调解组织建成率80%以上。着重减轻群众诉累,全市20家法院(庭)派驻调解室规范化率100%,调解员配备达到法院4人,法庭2人以上,诉前调解案件上升比例不低于20%。继续推动重点行业、市场、商会建立调解组织,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选聘优秀人民调解员进驻企业或建立调解联系点。继续健全非诉讼服务体系,县(区)、镇(街道)非诉讼服务中心规范化建成率100%,村(社区)非诉讼服务站建成率不低于50%,组织全市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入驻线上 “苏解纷”非诉讼服务平台,年内线上调解纠纷数上升50%以上。

    6. 立法利民。坚持地方立法服务全市中心工作,聚焦治理和发展所需,回应群众立法期盼,制定务实管用的法规规章,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推行立法专班,加强立法调研,实现高质量立法和高效率立法。完成《常州市租赁住房安全管理条例》《常州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2件地方性法规相关立法工作,完成《常州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办法》《常州市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办法》等2件政府规章项目立法工作,推动《常州市叉车安全管理办法》等6个规章预备、调研项目的开展。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立法民意征集区、立法联系点等功能,广泛征集立法民意,凝聚群众智慧。

    7. 公证惠民。优化配置公证服务资源,着力转变服务方式、提升效能,持续改善群众服务体验。深化“助残”“敬老”“关爱农民工”等公益服务,进一步完善公证服务收费减免政策,落实减免收费措施和服务承诺,兜底困难群众的公证服务需求。持续抓好“公证便民服务12项措施”落实,将公证服务纳入自然人“身后一件事”一网通平台,根据当事人的委托,帮助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遗产进行清点,提供遗产继承等身后事联办服务。

    8. 执法为民。加大执法协调监督力度,切实秉持“保护企业家、善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的执法理念,进一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创新执法方式,打造暖心执法,出台柔性执法文明执法工作指导意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为全市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更加宽容的环境,出台重点领域涉企常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和轻罚免罚清单2022版。聚焦影响群众和企业办事创业的“堵点”和“痛点”,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创新服务方式,拓展告知承诺证明事项范围,出台全市证明事项告知承诺清单2022版,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扎实推进智慧矫正中心创建,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加大亲情远程会见系统运用,加强与相关监狱协调沟通,提高会见成功率,发挥亲情力量的教育和感化作用。

    9. 复议安民。以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应收尽收”,继续探索容缺受理;优化办案流程,“应公开尽公开”,探索“互联网+复议”的智慧审理新模式,案件调查和听证率达到60%以上;发挥内部监督纠错功能,“应纠尽纠”,对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并通过约谈、行政复议意见书、行政复议建议书、考核评价等手段,倒逼行政机关提高执法水平;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应调尽调”, 调解端前移,加强立案审查环节的沟通协调,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调解、和解方式妥善解决问题,协调、调解结案率不低于20%。

    10. 普法润民。深入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依托市法宣办、市域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加大对法宣成员单位各类别法律明白人的培育工作,2022年新增法律明白人4800人。深化法治文化建设,建设长江大保护法治宣传教育馆、环保法公园等法治文化阵地,对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提档升级;制作播映法治动漫、微视频、法治歌曲、小品150部(首),深化“千人以案释法”制度,开展200场以案释法普法讲座,发布优秀以案释法案例300个,加大对法治文化作品的推广力度;举办第二届法治文化汇演,开展法治文化进村居活动,对全市599个村,433个社区进行全覆盖,为村居(社区)“法治书屋”充实2万册法治书籍,组织“花季有约德法相伴”法治游园普法活动30场次,提升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品味。完成法治村(社区)“10个100”示范项目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