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的通知
索 引 号:014109429/2021-00217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十四五”发展规划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政办发〔2021〕133号 发布机构: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2021-12-24 公开日期:2021-12-31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的通知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常州经开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常州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已经常州市人民政府第7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目    录
  一、序言
  二、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二)形势要求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四、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
  (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五)提升普通高中发展品质
  (六)建成职业教育创新高地
  (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八)完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九)造就新型教育人才队伍
  (十)提高教育治理现代水平
  (十一)打造智慧教育融合创新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二)制度保障
  (三)投入保障
  (四)实施保障
  一、序言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依据《江苏省教育现代化2035》《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常州教育现代化2035》,编制本规划。
  二、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常州教育高举“教育现代化”一面旗帜,瞄准“公平、优质”两大目标,主攻“推进均衡、提升质量、增强活力”三大任务,推进“主动创新、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合作”四大战略,全面实施“学校建设、学前教育综合改革、人才队伍建设、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校品质提升”五大行动计划,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教育现代化监测综合得分连续5年居于全省前列。
  教育公平迈出新步伐。全市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89.63%,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95%,形成了集团化办学的基本经验和思路,全纳教育基本实现。全市90.07%以上学龄儿童在优质幼儿园就读,90%以上学生在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就读,98%以上学生在优质高中就读。249.5万余人次享受免除学费和助学金,课后服务惠及15.4万学生。
  资源保障凸显新成效。教育投入不断增强,2020年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150.96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82.19%。学校设点布局不断优化,学位资源供给持续扩大,建设学校198所,增加学位11.9万个。义务教育消除超大班额,基本消除大班额,100%的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标准。全市获评三星级以上高中30所,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基本实现全覆盖。
  教育质量实现新提升。全市优质幼儿园、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分别增加135所、42所,增幅分别为74.18%、15.22%。2所高中被评为高品质示范高中首批建设立项学校,3所高中被评为培育学校,数量位居全省第一。3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和“双高”计划,5所中职校入选省“领航学校”建设单位,10所中职校获评省现代化示范校和优质特色学校,优质职业学校比例位居全省第一。常州科教城有22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2项获得国家级奖励。常州大学三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超过76%。
  综合改革取得新进展。创建5个国家级、省级改革试验区,承担5项国家、省级改革任务,确立3项市级改革任务,同时启动实施数十个自主改革项目。培育形成省市级课程基地建设项目162个,省市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85个,省市级品格提升工程项目106个。创建成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19项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获奖率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教育服务作出新贡献。不断推进产教融合,开设专业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切合度达86%以上。推进“职教惠民”工程,面向企业员工、新型职业农民、退役军人等群体实施技能培训,年各类培训量达20万人次以上,不断提升劳动者的就业与创业能力,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连续七年位居全省第一。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不断完善,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市民基本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十三五”时期,常州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谱写了非凡篇章。但常州教育发展依然存在亟待解决的短板,主要表现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教育高质量发展缺乏有力保障;职业教育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亟需提升,产教融合育人制度壁垒需要突破;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支撑和带动作用不够明显,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教师队伍数量质量尚不能满足需要,教师管理体系亟待完善;教育投入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教育保障水平有待提高;教育治理体系需要完善,治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等。
  (二)形势要求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也是乘势而上、赢得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关键阶段。常州教育发展面临着人才竞争与人力资源优化提升、社会转型发展对教育多元需求、教育改革与治理方式转变等多重挑战,教育改革与发展将在常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教育发展提出新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出发,谋划常州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政府全面依法履职,提高教育决策水平,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充分释放教育发展活力,改进和加强教育评估监测,让多元立体评价有力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区域发展与社会变革对教育提出新期盼。常州在国家与区域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是长三角城市群中的重要城市和中轴枢纽城市。区域发展的新形势迫切要求常州教育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寻求新机遇,实现新发展。要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期待,优化教育布局,聚焦供给侧打造现代化的教育体系,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让教育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人口变化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出新挑战。常州呈现人口集聚力增强、各学龄段人口规模扩大、区域分布差异明显、人口老龄化加快等新趋势。幼有善育、学有优教、老有颐养在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性更为凸显,为适应学龄人口不断扩大的态势,城市发展对各类教育的新需求,常州需不断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教育发展规律,深化改革创新,着力增效提质,努力打造“常有优学”教育名片,为每个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适合的教育,为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作出应有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深入学习领会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科学内涵、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教育工作的政治属性、宗旨方向和目标任务,不断提升办学治校、教书育人质量和水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优化教育投入结构,加快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各级教育高质量协调发展。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以人民需求为导向,不断扩大公平、优质、包容的教育供给;办好每一所学校,努力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让优质均衡发展成为新常态。坚持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创新教育评价机制,坚持德育为先,创新育人模式,努力使学生个体生命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持续发展。坚持以改革创新增强教育发展动力。加大市级统筹力度,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机制创新,通过制度创新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促进教育同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完善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强化教育人才培养功能,提升人力资源储备水平,为城市发展集聚高素质人才。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教育更加公平、更加优质、更具活力,教育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教育在全国的影响力持续提升,教育和人力资源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为2035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现代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形成更加灵活开放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完善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协调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推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融合发展,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调联动,教育体系灵活、多元、和谐,受教育者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教育质量高地全面建成。落实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举措,增强学生适应终身发展把握未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为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度推进,建成具有影响力的国家产教融合名城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高等教育特色更加鲜明,新增3个以上学科或专业进入国家一流行列。
  教育治理体系规范成熟。建立高效协调的市级统筹机制,各类教育主体权责更加明确,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激发办学活力。政府依法治教、学校依法治校、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的格局更加完善。形成更加健全的教育法规、规章等制度体系,教育评价更加科学合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家庭、社会对教育的支持和参与更加充分。教育标准、督导评价、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体系更加规范。
  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与产业调整升级更相适应,与人口发展变化更相协调,与城市形态布局更相衔接。教育合作开放更加深入,培养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秀人才,教师队伍的国际视野和能力素质明显提升。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模、层次和结构与常州发展需求更加匹配,每年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达到10万人以上,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达到1400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2.3年。

表1  “十四五”常州教育主要发展指标


指标

2020

2025

一、国际通用类指标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100

100

义务教育巩固率(%

100

100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100

100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80.53

84.5

生师比

中小学

14.83:1

14.25:1

其中:小学

17.23:1

17:1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2

12.3

二、地方发展性指标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

89.63

90

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标准比例(%

95.57

100

义务教育标准班额比例(%

其中:小学

初中

 

66.43

78.06

 

82

87

县域义务教育学校资源配置校际差异系数

其中:小学

初中

 

<0.5

<0.45

 

<0.45

<0.4

义务教育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

96.23

98

高中教师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比例(%

23.97

40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

76.6

90

五年制高职专业招生比例(%

62

70

省级以上(现代)产业学院数(个)

3

7

市级五级阶梯教师人数(万人)

0.83

1.14

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

95

>96

各级各类学校智慧校园比例(%

60

77

老年人社区教育活动年参与率(%

32

40


  四、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的中心内容,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守好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坚持立德树人,加强“1+N”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建设,健全完善常州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体系,打造常州思政课法治教育品牌。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实施“龙城教育先锋”点亮工程,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行“把支部建在组上”,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开展基层党建“奋进新征程行动”,深化“特色支部”创建,在全市中小学选树一批基层党建样板项目、优秀案例和重点项目。坚持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吸纳更多优秀青年教师到党组织中来。研制出台《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完善“选”“育”“管”“用”“评”全链条选人用人机制,探索采用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相结合的方式,选优配强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明确议事决策规则,在全市中小学校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不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锤炼广大党员教师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压紧压实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持续为学校减负松绑。紧盯“两长”等关键少数和教育领域人民群众重点关注的问题,加强廉洁风险防控,扎实做好警示教育,做细做实日常监督,强化源头预防治理,巩固和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立德树人环境。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构建新时代德育体系。提升“七彩德育”品质,构建大中小幼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载体多元、螺旋上升的德育课程体系,培育一批师德高尚、实绩突出、学生喜爱、同伴认可、家长欢迎的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四史”学习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法制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灾难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引领校园文明新风尚。秉承家校社共育理念,强化家校协同育人。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引导德育生态变革,推动德育资源共建共享,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公共德育云平台。
  健全五育融合机制。探索课堂教学、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五育融合新路径,创新学科融合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课程实施的能力和水平,加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力度。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每天运动一小时,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推行体育和艺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特长)”教学模式,每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每年至少掌握一项劳动技能。探索美育、劳育、食育系统化课程体系,多措并举实施综合实践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推进全国安全教育实验区建设,深入实施生命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纳入校本课程管理体系。出台《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灾难教育的实施意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灾难,增强防灾减灾和转危为安的能力。落实《常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推动心理健康云平台建设,加强重大疫情、重大灾害等特殊时期的心理危机干预。定期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普测,加强学校心理教育资源建设。推动市级青少年科技俱乐部高效运行,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
  完善教育评价制度。坚持德育为先,遵循教育规律,创新评价体系,推动五育融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改革。系统推进学校、教师、学生等关键领域评价改革,建立和健全科学、多元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政府、学校、家长、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稳步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和完善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和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建立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融为一体的职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三)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
  加快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建设普惠、安全托幼一体的托育服务体系,着力增加3岁以下婴幼儿普惠性托育服务资源供给,服务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探索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或扩大托班规模,鼓励集体办托儿所,加强与卫健等部门配合,充分发挥专业资源集聚优势,形成各方共同承担社会责任的服务格局。
  实现公益普惠高覆盖。深化“市级统筹、辖市区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推进学前教育综合改革,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和管理,形成公办幼儿园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以集团化管理为主的名园办园机制,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全面实施学前教育服务区制度,不断增强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能力,确保学前教育资源覆盖辖区内所有适龄儿童。
  形成游戏课程新样态。构建市、区、园三级联动机制,积极开展“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实现课程游戏化区域推进覆盖率达100%。以“给儿童幸福童年”为发展目标,通过科研引领、专家指导,深挖办园特色,形成品牌课程项目,因地制宜孵化优质课程,呈现出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游戏化课程新样态。
  (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提升优质均衡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各辖市区积极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探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现路径和有效措施,经过3-5年努力,全市遴选推荐2-3个县(市、区)作为率先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县(市、区),到2025年建成5个以上国家级或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实现全省领先。推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加快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逐步构建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远程教学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
  推动优质资源共享。继续实施“新优质学校”建设项目,总结提炼“新优质教育”的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促进新优质学校集群式发展。深入推进紧密型集团化办学,通过办学理念、课程教学、管理模式、优质资源等全面共享,实现集团内部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将农村学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突破口,研制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建立宽领域、多渠道、广覆盖的互助合作机制,推进城区学校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或城区薄弱学校任职任教。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大义务教育综合改革力度,全面落实中小学办学主体地位,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学校主动发展,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坚持教学相长,优化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能,彰显“常州的老师·常州的课”教学品牌,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切实加强课程实施监督,指导学校形成教学管理特色。严格执行课时计划和课程标准,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控制考试难度,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新课后服务模式,提高课后服务水平。
  (五)提升普通高中发展品质
  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完善与普通高中综合改革相适应的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以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为核心,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积极推动国家和省级新课程、新教材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推动新高考方案的系统化实施,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创新教学组织管理、有序实施选课走班,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开展重大项目及重要课题研究,培育一批教育教学成果。
  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探究式和体验式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跨学科综合性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实施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及早发现与培育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整合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资源,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等合作,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协同培养的有效路径,形成一体化的培养体系。加强普职融通,构建学生多元成长立体通道。
  促进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促进高中教育从分层教育向分类教育转型,探索分类办学机制,凝练办学特色,形成科技、人文、体艺、综合等不同办学特色的现代化普通高中,实现普通高中错位发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办学质量,稳步实施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逐步形成区域内普通高中学校布局相对合理、各具特色,有效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办学局面。
  (六)建成职业教育创新高地
  构建类型属性教育结构。保持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比大体相当,优化职业教育层级结构,建设人才培养贯通项目,实施中高职结对融合发展,构建“中、高、本、硕”贯通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大省“领航计划”中职学校建设力度,积极创建国家优质中职校和标杆性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推动职业院校提档升级,支持有条件的高水平中职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健全产教融合发展机制。全面建设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重点打造常州科教城和殷村职教小镇。探索职业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创建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产业学院,为实体经济发展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每年联合培育一批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力争国家级创建取得突破,推动产教融合型企业“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落地。推动学历教育与职工培训并举并重,职业院校每年培训人次达到在校生规模的2倍以上。
  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全力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推动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改革,创建国家级“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完善落实“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生录取制度,推动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建设,健全职业教育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打造“新职师”培养体系,选聘一批五年制高职产业教授。支持江苏理工学院探索建立职教师范生“四证书”毕业制度。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常就业率达50%以上。
  (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加大在常本科院校办学支持力度。厅市共建常州大学,规划建设学校二期项目,支持学校全面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力争综合办学实力跻身全国高校前130位,重要办学指标进入全国百强。厅市共建江苏理工学院,支持学校新校区建设与更名,打造特色鲜明、全国知名的高水平现代化技术师范大学。加快建设常州工学院二期项目,支持学校创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创建一流应用技术大学。
  探索高等教育多元发展路径。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加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二期和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建设,积极举办医学高等教育。紧扣常州产业发展需要和创新型城市人才需求,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来常办学,或与在常高校合作举办联合学院;引入省内、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高校来常设立研究院或工作室,打造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新平台。引进由独立学院转设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或与高职院校合并转设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提升高校服务地方能力水平。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支持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建设,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专业性技术技能人才,推动本科院校毕业生留常就业率30%以上。发挥科教城高校、科研院所集聚优势,深化打造“经科教联动更加紧密、产学研合作更加深入、校所企共赢更加牢固”的高职园区创新发展升级模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高职改革创新样板。支持在常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等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联盟。支持地方高校智库建设,围绕城市发展战略、社会治理能力、文化传承创新等领域开展研究。
  (八)完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完善终身学习机制。发挥“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建设和完善终身学习在线平台,推动各类在线学习平台互联互通,形成终身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库。探索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体验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大力推广移动学习、体验式学习。创新在岗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扶持职业院校和其他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开展以在职学习为主,面向社会的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对接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立市民终身学习账户和学分银行信息管理平台,开展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致力打造现代化学习型城市,促进全社会人人学、时时学、处处学。
  优化社区教育体系。优化以常州开放大学为龙头的四级社区网络和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教育体系,完善“社区教育+”模式,将社区教育与基地、企业、社团、景点等有机结合,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教育资源向社区教育延伸,主动对接市民多样化学习需求。大力推进退役军人、进城务工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大力推进小巷讲坛、社区讲堂、职工学堂、名师工作室等各类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
  创新老年教育模式。完善老年教育管理体系,丰富老年教育内容,扩大老年教育资源,鼓励各类学校积极参与老年教育。充分发挥常州老年大学和老年教育发展中心的龙头作用,推进各级老年大学资源共建共享,健全市、辖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老年教育体系,将优质老年教育资源送到老年人家门口。开展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开发适合不同老年人需求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和内容,建立老年教育师资库。积极探索养教融合的老年教育新模式,提升老年教育服务能力和质量水平。
  (九)造就新型教育人才队伍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强化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师德师风提升工程,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积极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建立师德失范负面清单,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度。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监督网络,定期开展专项督导,依法依规处理教师违规违纪行为。
  促进队伍创新发展。出台《“龙城教育英才”引育实施办法》,制定教育人才战略合作方案。健全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发展机构、学校、教研组、年级组“五位一体”的教师教育体系,增强教师教育的规划性、针对性、有效性、实践性。完善名特优教师引培机制,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教育领军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吸引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组织万名教师交流轮岗,促进区域、城乡、校际间师资队伍优质均衡。配齐配足心理、音乐、体育、美术、书法和劳动等学科专任教师,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深化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局管校用”“区管校聘”人事制度改革,实现教师编制管理、教师招聘引进、岗位设置管理、绩效工资分配“四个统筹”,促进教师由“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加强编制统筹,动态调整学校教师数量,推进教师跨区域、跨学校、跨学段流动。夯实多元人才招引制度,严格教师入职门槛,探索教师准入教育职业素养评估机制,建立结构性短缺教师补充机制和紧缺教师预警机制。加大岗位管理统筹力度,推动教师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健全中小学教师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增长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统筹考虑高中和学前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深化教师评价改革,建立教师教学述评制度。切实减轻教师过重负担,积极探索中小学教师“弹性上下班”机制,保障教师身心健康。
  (十)提高教育治理现代水平
  提升教育治理水平。探索建立地方新型教育智库,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加强市区两级各职能部门对重大问题的协商机制,遴选确立一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实验乡镇、实验校,提升破解教育难题推动教育发展的行动力。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构建家长、社区、用人单位、行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学校治理新格局。理顺“公参民”义务教育学校体制机制,进一步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深化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教育分类改革。完善校外培训发展综合治理体系,利用信息化、网格化等手段,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创新教育督导机制。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将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情况作为重要督导内容,加快完善督促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政机制,开展对各辖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工作。健全指导各级各类学校规范办学提高教育质量的督学机制,优化科学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监测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机构设置,深化督学聘用和管理改革,落实教育督导条件保障,强化教育督导结果运用,切实增强教育督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教育督导质量和水平。
  扩大教育合作开放。加强与国际教育组织和境外教育机构的交流,支持在常高校与国外优质学校合作举办教育机构、项目和先进技术中心,推进境外友好学校建设。探索建立留学生服务支持系统,吸引海外学生来常留学,加强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规划建设国际化教育机构,增强国际化城市功能布局,开展国际友好城市间教育合作与交流,支持学校开展中外交流,形成人员交流互通机制,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提升师生的国际素养。做优做强国际学生文化交流项目,举办教育国际化论坛或学术会议,向世界推介常州教育成果,逐渐形成品牌。
  (十一)打造智慧教育融合创新
  构建信息化基础环境。推进国家主干网、省市教育网和学校校园网的衔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环境,推动全市中小学校互联网出口提速增质,深入推进教育城域网建设和IPv6改造等新一代网络技术的规模部署和应用,实现信息化基础设施高速可用、安全可靠、共享开放。统一数据建设标准,推动数据中心规范化、集约化建设,构建互联互通、应用齐备、协同服务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为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输送优质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智慧校园建设,智慧校园比例不低于77%。积极推动人脸识别、周界防护、物联感知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在校园安防建设领域的深度应用。
  促进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有效开展“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国家级)的探索实践,加快新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为学生、教师、学校和区域建立“数字画像”,构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新生态。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技术,促进特殊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促进学校教育评价与管理更智慧,提升学校治理智能化水平。
  推进数据和资源开放共享。推动各级各类学校、社会机构开发集聚优质资源。完善市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平台+资源”服务能力。建立并完善教育数据资源整合共享规范,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数据和资源的融合共享。建设开放应用接口体系,支持各方主体提供通用化的教育云应用,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决策支持体系、数据分析与反馈系统、便民项目服务系统等。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各级党委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健全市区两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完善议事决策机制,突出党组织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做决策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各级党组织在本单位发挥领导作用,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深度融合,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二)制度保障
  完善地方教育法规规章,营造法治化、制度化和体系化的良好教育环境。健全教育重大决策程序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教育决策咨询运行和支持机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大数据监管、“双随机、一公开”信用监管等。全面落实中小学“一校一章程”,推动形成以章程为核心,规范统一、分类科学、层次清晰、运行高效的学校制度体系,提升学校自我管理、自主发展能力。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深化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升民办学校规范办学和内部治理水平。
  (三)投入保障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落实财政教育投入责任,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在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切实落实教育发展的“三个优先”和两个“只增不减”。完善教育标准体系,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建立稳定增长机制。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积极推进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教育资助体系建设。加强投入监管,将绩效管理覆盖所有财政教育资金,并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对各级各类教育财政资金进行动态监控,优化教育财政资金动态监控平台功能。
  (四)实施保障
  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建立各有关部门定期沟通协调机制。突出教育改革重点,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和改革试点,确保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和跟踪督查,将规划落实情况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把教育督导结果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强化与新闻媒体合作,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教育发展改革。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实现校园基础安防建设全面达标,提升学校平安建设水平。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强化舆情监控,为建成教育强市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舆论环境。


附件

常州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重点工程
  一、“龙城教育先锋”点亮工程
  加强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行“把支部建在组上”。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积极开展“主题党日”“党员义工365”等活动,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开展基层党建“奋进新征程行动”,创建“特色支部”100个,培育市级以上“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100个以上,选树市级基层党建样板项目、优秀案例和重点项目100个以上,推动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教育教学骨干的党员发展“双培养”机制,吸纳更多优秀教师到党组织中来。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依托高校成立“1+N”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8个以上,提高中小学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广泛开展党建微故事、微党课、微动漫等“党建元素?微系列”彰显行动,拓宽党建文化宣传阵地。研制出台《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完善“选育管用评”全链条选人用人机制,建设教育系统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干部队伍,采用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相结合的方式,选优配强单位领导班子,为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在全市中小学校积极推进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持续推进“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
  二、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与质量提升工程
  精准开展基础教育资源供求预测,发布全市基础教育资源预警,满足基础教育发展的学位需求,全市实施新建、改扩建学校150所,总投资186亿元,增加学位13.2万个,其中幼儿园63所,小学45所,初中29所,高中13所,增加幼儿园学位2.7万个,小学5.5万个,初中3.3万个,高中1.7万个。建立健全实验教学支持机制,推动实验室标准化管理,为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提供保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优质学校建设,新增省市优质幼儿园80所,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50所、省星级普通高中2所。积极引导和支持集团化办学发展,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95%。
  三、劳动教育课程群研发与实施工程
  全面深化全国劳动教育实验区建设,推动劳动教育地方立法,出台《常州市劳动教育促进条例》。出台《常州市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活动组织实施指导意见》,建立劳动教育清单制度,全面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统整社会资源,构建全市“一体四翼”劳动实践基地整体格局,领域分布涉及“农业+”“工业+”“科技+”“生态+”“企业+”等行业。采用“学校+基地”共建的方式,提升劳动教育基地内涵建设。建立常州市劳动实践基地发展体系,激励劳动教育基地优质跨越。贯通课程研发,标准化实施国家课程,特色化开发校本课程,地域化研发基地课程。各级各类学校严格执行劳动教育课程计划,结合特色文化、地域校情等特点创设劳动实践岗位,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创新劳动教育评价机制,构建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体系,推进“享去·常州”劳动实践电子化档案和监测管理APP在全市运行,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发放《未成年人新时代社会实践成长护照》,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实践平台。认定一批劳动教育、食育优秀学校、精品课程、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推动全市形成劳动教育良好育人氛围。
  四、学前教育普惠性公益服务工程
  围绕“扩资源、增普惠、强监管、提质量”的目标,持续增加优质普惠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加大对普惠民办幼儿园的扶持与管理,形成公办幼儿园与普惠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利用结对帮扶、项目共建、一体化办园等多种方式,在集团化办园的背景下抱团前进,推进幼儿园的内涵建设发展,省市优质幼儿园覆盖率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以上。扎实践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重要指导性文件,加强科学保教,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深入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开展学前教育进社区、课后延时托管、家长公益课堂等多元服务,形成社区、家庭、幼儿园“三位一体”的教育共同体,向家长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高品质需求。积极配合卫健等相关部门推进“托幼一体化”发展,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在满足区域内3-6岁儿童入园需求基础上向下延伸开设托班或扩大托班规模,充分发挥专业资源集聚优势,协同多部门共同探索发展家庭育儿共享平台,创建社区育儿指导站,数字化赋能科学育儿指导平台,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为全市婴幼儿家庭提供公益性的科学育儿指导。
  五、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程
  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市级统筹指导、辖市区“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加大力度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优化区域联动、城乡结对、校际联盟、集团互派等方式,提高教师交流轮岗的适切性和实效性。鼓励省特级教师、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省教学名师、正高级教师、市五级梯队教师等到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教。规范实施义务教育公民同招,控制民办学校招生规模,逐步提高热点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初中比例。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依据不同科目特点,完善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依据《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实施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实现学校、县域质量评价全覆盖,科学运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结果对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六、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
  提升各级职业院校内涵,每年专业新增、淘汰或者改造专业至少2个以上,培育省级以上职业教育教学名师、教学团队10个以上,选聘五年制高职产业教授60名以上,建设一批中职学校优质专业和高职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力争1-2所中职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含独立设置的五年制高职校)。打造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实施中高职“一对一”结对融合发展,支持在常高校与中职学校建设“3+4”“5+2”“4+0”等现代职教体系分段培养项目60项左右,3所“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试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专业5个以上。提高职业院校服务能力,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建设20个以上省市级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支持职业学校教师开展“四技服务”项目60项左右,推动职业院校每年培训人次达到在校生规模的2倍以上。搭建各类产教融合载体,建设省级以上产业学院7个左右,组建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2-3家,培育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产教融合(集团)联盟2-3个,认定省和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50家以上,力争获批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1-2家,建成技术水平国内一流、产学研一体的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2-3个,建立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实训基地4-5个。
  七、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支持常州大学省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建设,新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个左右,有1-2个学科进入教育部学科评估前10%,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推动厅市共建江苏理工学院落实落地,力争完成更名大学和新校区建设,提升学校专业建设水平,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以上、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以上,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全国知名的高水平现代化技术师范大学。持续加大常州工学院办学扶持力度,支持常州工学院建设辽河路校区新二期工程,创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努力建成省一流应用技术大学。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建成使用,在校生总规模达20000左右,重点建设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学科集群。到202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在校生总规模达5000人以上,布局航空宇航、高端装备、医工结合等创新平台,打造民航/通航特色发展示范区。高品质建设常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过引进合作办学模式,举办医学高等教育。
  八、老年教育推进工程
  完善老年教育投入体制,把老年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逐步建立老年教育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老年人口增长速度相挂钩的调节机制,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合作、设立基金等方式进入老年教育领域。制订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与标准,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老年教育。建设一批老年教育重点品牌课程,联合共建全市老年教育课程资源库。推动老年教育参与主体多元化,鼓励在常高校、职业学校等各类学校,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把老年教育办到家门口、指尖上。市、区级老年大学进一步提高开放度,送教进社区,探索以建立分校、办学点的形式,为基层和农村老年教育提供支持。制订出台全市统一、科学规范的办学标准及评估体系,对老年大学(学校、学习点)开展等级评估,合力推进老年教育机构规范化建设。到2025年,实现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合格校达100%、优秀校达50%以上。加强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依托在常高校和老年教育机构,加快建立一批老年教育研究基地,加强理论研究,交流共享和宣传推广优秀成果。鼓励在常高校、职业院校开设老年教育相关专业,培养老年教育专业人才。
  九、优秀教育人才培育工程
  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大力实施师德师风提升工程。选树300名“龙城十佳”、80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加强引领,注重感召,积极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围绕“数量足、质量优”,创新编制管理,优化评价改革,促进教师队伍量质齐升。推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盘活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五年招引教师4000余名。突出岗位职责,强调教育实绩,促进队伍优质均衡。建设100个市级名师工作室,60个县市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遴选200名优秀教师牵手乡村学校。培养和造就一批教育理念新、工作业绩优、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名少先队辅导员。新增省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150名,新增名校长150名,新增名班主任800名。树立“师德师风典范、教书育人示范、教研科研模范”的建设目标,培育100个市级“四有”好教师团队,积极探索新时代立德树人新理念、育人模式新路径、城乡一体新举措、教师教育新突破。优化“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梯队发展模式,新增3000名“五级梯队”教师,总数达10000名。
  十、教育评价改革推进工程
  优化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体系,督促各级政府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完善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体系,督促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发展素质教育。健全教育评估监测机制,为改善教育管理、优化教育决策、指导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完善学生成长评价,设计更加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引领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把立德修身、健身强体、崇尚劳动、涵养人文和审美等融合到每一个学生发展成长中,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完善教师激励与考核评价,深入开展高等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全面落实“破五唯”科研评价要求,构建基础教育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建立校长-同行-自我-家长-学生五位一体评价制度,开展师德师风评价。完善学校评价与管理制度,深化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开展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评价改革,开展针对学校的增值性评价,构建内外协同发展性评价体系,开展“五育融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